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不断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沿边开放。
日前,走进沧源县永和口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运汽车停靠在边民互市出口区等候登记检查。在一旁的报关大厅里,报关员与货车司机络绎不绝。
“我从事水果和蔬菜运输,现在口岸基础设施完善了,通关手续简化了,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货车司机胡金顺说。
沧源县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近年来,随着永和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大力推行,口岸通关效率和货物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该县立足沿边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找准口岸错位补位优势,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永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企业落户沧源县。
依托永和口岸、国门新村、园区建设,突出口岸城市功能定位,以通关查验设施、智慧口岸设施、仓储物流设施、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指定监管综合场地等建设为重点,沧源县深化通关领域改革。充分运用“全国通关一体化”“单一窗口”平台,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的举措,采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优化矿产品、甘蔗等大宗商品通关流程,加快口岸经济建设。今年上半年,沧源县口岸进出口货值突破10亿元,同比增95.2%。
积极采取“处级领导挂包项目、责任单位挂包服务、专班跟进协办”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跟踪服务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永和园区施工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让园区企业享受“一站式”优质服务,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目前,园区完成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和查验货场(边民互市)场地平整和货运通道路基工程建设;园区累计注册各类经营主体76户;今年1至4月,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4.15%。
按照“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做大边民互市,发展跨境旅游”的定位,沧源县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双边沟通协作,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经营主体倍增行动,结合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以优化口岸通关流程为突破口,吸引外贸企业投资,把“过路经济”转变为“落地经济”。目前,沧源县外贸经营主体达1720户。
8月2日,元江县举行中国·元江进出口贸易交流会,主动服务和融入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发展,大力提升元江产业发展水平,擦亮中老铁路沿线产业经济带县域名片。
近年来,元江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好、建设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建设、RCEP、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释放机遇,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大经济”部署和市委“四个突破”要求,以中老铁路跨境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
会上对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招商引资作了宣讲;玉溪海关和玉溪市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作相关政策解读;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元江县招商引资宣传片,并围绕元江地理环境、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土地审批供给以及海关审批程序、办理时限等作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元江是一块宝地和充满希望的热土,更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窗口,元江县各级各部门将全力以赴抢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和元江干热河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世纪机遇,为企业的落地和发展提供更加热情、便捷、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敞开怀抱欢迎广大企业家到元江投资兴业,携手做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这篇大文章,以合作共享新机遇、共赢新未来。
当天下午,部分企业家实地参观了云南元江产业园区。大家表示,要强化政企合作,共同开启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进一步服务和融入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发展,提升元江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擦亮中老铁路沿线产业经济带县域名片。(高乾恒)

沧源桀睿进出口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专业进出口报关、一般贸易退税代理、国际贸易结算、进出口单证办理、进出口物流配送、货物仓储、中缅专线物流等,全力打造成为“外贸门到门一条龙”的外贸综合服务体。
电话:4000-888-707
传真:0692-4116315
邮箱:yunnanjierui@163.com
网址:www.jieruifwdr.com
杨经理 手机:19526696809 QQ:2316541978